[1] |
李健兵, 王雪松.
分布式软目标雷达特性与感知技术述评
. 雷达学报,
2020, 9(): 1-14.
doi: 10.12000/JR20052
|
[2] |
潘洁, 王帅, 李道京, 卢晓春.
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高分宽幅SAR动目标成像技术
. 雷达学报,
2020, 9(1): 166-173.
doi: 10.12000/JR19060
|
[3] |
李尚远, 肖雪迪, 郑小平.
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分布式相参孔径雷达
. 雷达学报,
2019, 8(2): 178-188.
doi: 10.12000/JR19024
|
[4] |
朱丹, 徐威远, 陈文娟, 刘江, 潘时龙.
基于光波分复用网络的分布式多目标定位系统
. 雷达学报,
2019, 8(2): 171-177.
doi: 10.12000/JR19028
|
[5] |
李航舰, 王宇, 邓云凯, 王伟, 张衡.
分布式星载SAR系统时间同步和波束同步误差分析
. 雷达学报,
2018, 7(2): 244-253.
doi: 10.12000/JR17028
|
[6] |
卜运成, 王宇, 张福博, 冀广宇, 陈龙永, 梁兴东.
基于子空间正交的阵列干涉SAR系统相位中心位置定标方法
. 雷达学报,
2018, 7(3): 335-345.
doi: 10.12000/JR18007
|
[7] |
谷文堃, 王党卫, 马晓岩.
分布式MIMO-ISAR子图像融合方法
. 雷达学报,
2017, 6(1): 90-97.
doi: 10.12000/JR16042
|
[8] |
程子扬, 何子述, 王智磊, 鲁彦希.
分布式MIMO雷达目标检测性能分析
. 雷达学报,
2017, 6(1): 81-89.
doi: 10.12000/JR16147
|
[9] |
周宝亮, 周东明, 高红卫, 杨杰.
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联合天线增益分析
. 雷达学报,
2017, 6(4): 332-339.
doi: 10.12000/JR17055
|
[10] |
万显荣, 孙绪望, 易建新, 吕敏, 饶云华.
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同步设计与测试
. 雷达学报,
2017, 6(1): 65-72.
doi: 10.12000/JR16134
|
[11] |
鲁耀兵, 高红卫, 周宝亮.
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技术
. 雷达学报,
2017, 6(1): 55-64.
doi: 10.12000/JR17014
|
[12] |
洪文.
基于混合极化架构的极化SAR:原理与应用(英文)
. 雷达学报,
2016, 5(6): 559-595.
doi: 10.12000/JR16074
|
[13] |
张晶晶, 洪文, 尹嫱.
基于球形截断协方差矩阵的极化SAR分布式目标稳健定标方法
. 雷达学报,
2016, 5(6): 701-710.
doi: 10.12000/JR16138
|
[14] |
吴秉横, 纪奕才, 方广有.
带反射腔的分布式电阻加载探地雷达天线设计与分析
. 雷达学报,
2015, 4(5): 538-544.
doi: 10.12000/JR15070
|
[15] |
万显荣, 易建新, 程丰, 饶云华, 龚子平, 柯亨玉.
单频网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技术
. 雷达学报,
2014, 3(6): 623-631.
doi: 10.12000/JR14156
|
[16] |
金镇, 谢良贵, 文树梁.
分布式MIMO 雷达单脉冲测角
. 雷达学报,
2014, 3(4): 474-479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4.13077
|
[17] |
李道京, 滕秀敏, 潘舟浩.
分布式位置和姿态测量系统的概念与应用方向
. 雷达学报,
2013, 2(4): 400-405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3.13086
|
[18] |
闫州杰, 王华兵, 陈远征, 赵艳丽.
超大阵面分布式相控阵雷达的自-交叉相位定标方法
. 雷达学报,
2013, 2(4): 439-444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3.13054
|
[19] |
陈琳, 张晶晶, 李洋, 洪文.
单发双收SAR 系统通用极化定标算法
. 雷达学报,
2012, 1(3): 323-328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2.20062
|
[20] |
吴鹏飞, 许小剑.
地面平面场RCS 测量异地定标误差分析
. 雷达学报,
2012, 1(1): 58-62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3.10065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