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卫扬铠, 曾涛, 陈新亮, 丁泽刚, 范宇杰, 温育涵.
典型线面目标合成孔径雷达参数化成像
. 雷达学报,
2020, 9(1): 143-153.
doi: 10.12000/JR19077
|
[2] |
李健兵, 王雪松.
分布式软目标雷达特性与感知技术述评
. 雷达学报,
2020, 9(): 1-14.
doi: 10.12000/JR20052
|
[3] |
罗迎, 倪嘉成, 张群.
基于“数据驱动+智能学习”的合成孔径雷达学习成像
. 雷达学报,
2020, 9(1): 107-122.
doi: 10.12000/JR19103
|
[4] |
周超伟, 李真芳, 王跃锟, 解金卫.
联合多方位角调频率估计的星载SAR三维成像方法
. 雷达学报,
2018, 7(6): 696-704.
doi: 10.12000/JR18094
|
[5] |
张柘, 张冰尘, 洪文, 吴一戎.
结合MD自聚焦算法与回波模拟算子的快速稀疏微波成像误差补偿算法
. 雷达学报,
2016, 5(1): 25-34.
doi: 10.12000/JR15055
|
[6] |
王岩飞, 刘畅, 詹学丽, 韩松.
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
. 雷达学报,
2016, 5(4): 333-349.
doi: 10.12000/JR16089
|
[7] |
丁振宇, 谭维贤, 王彦平, 洪文, 吴一戎.
基于波数域子孔径的机载三维SAR偏航角运动误差补偿
. 雷达学报,
2015, 4(4): 467-473.
doi: 10.12000/JR15016
|
[8] |
赵雨露, 张群英, 李超, 纪奕才, 方广有.
视频合成孔径雷达振动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案研究
. 雷达学报,
2015, 4(2): 230-239.
doi: 10.12000/JR14153
|
[9] |
詹学丽, 王岩飞, 王超, 李和平.
一种用于合成孔径雷达的数字去斜方法
. 雷达学报,
2015, 4(4): 474-480.
doi: 10.12000/JR14117
|
[10] |
周辉, 赵凤军, 禹卫东, 杨健.
基于非理想运动误差补偿的SAR地面运动目标成像(英文)
. 雷达学报,
2015, 4(3): 265-275.
doi: 10.12000/JR15024
|
[11] |
詹学丽, 王岩飞, 王超, 刘碧丹.
一种基于脉冲压缩的机载条带SAR重叠子孔径实时成像算法
. 雷达学报,
2015, 4(2): 199-208.
doi: 10.12000/JR14126
|
[12] |
魏仪文, 郭立新, 殷红成.
海洋内波对海面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分析
. 雷达学报,
2015, 4(3): 326-333.
doi: 10.12000/JR15060
|
[13] |
张红敏, 靳国旺, 徐青, 李向英.
利用单个地面控制点的SAR 图像高精度立体定位
. 雷达学报,
2014, 3(1): 85-91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4.13138
|
[14] |
贾丽, 贾鑫, 许小剑, 何永华.
机场场景SAR原始数据模拟
. 雷达学报,
2014, 3(5): 565-573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4.14071
|
[15] |
杨震, 杨汝良.
HJ-1-C 卫星SAR 系统的内定标
. 雷达学报,
2014, 3(3): 314-319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4.14028
|
[16] |
李海英, 张珊珊, 李世强, 张华春.
环境一号C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性分析
. 雷达学报,
2014, 3(3): 320-325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4.13060
|
[17] |
禹卫东, 杨汝良, 邓云凯, 赵凤军, 雷宏.
HJ-1-C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载荷的设计与实现
. 雷达学报,
2014, 3(3): 256-265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4.14020
|
[18] |
李学仕, 孙光才, 邵鹏, 吴玉峰, 邢孟道.
基于数字阵列雷达的同时多模式SAR 成像体制研究
. 雷达学报,
2014, 3(4): 480-489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4.13113
|
[19] |
邓云凯, 赵凤军, 王宇.
星载SAR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浅析
. 雷达学报,
2012, 1(1): 1-10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2.20015
|
[20] |
朱敏慧.
SAR 的海洋动力探测研究及应用浅析
. 雷达学报,
2012, 1(4): 342-352.
doi: 10.3724/SP.J.1300.2012.20088
|